人間通訊社

2025年11月17日 星期一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教育人文> 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訪慈恩寺 光明大學藝術學院交流

教育人文

字級

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訪慈恩寺 光明大學藝術學院交流

【人間社 李大慈 菲律賓宿霧報導】 2025-09-29
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總校長楊朝祥、副總校長林聰明,佛光大學校長趙涵㨗、南華大學副校長賴淑玲,以及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總會長潘維剛等一行11人,9月27日至28日蒞臨菲律賓佛光山宿霧慈恩寺參觀,並前往光明大學藝術學院進行視察與交流。

參訪首站來到慈恩寺觀音殿,信徒們以真誠笑容迎接。佛光山菲律賓教區總住持永光法師逐一介紹到訪的貴賓,簡述慈恩寺的創建因緣與當前弘法項目。楊朝祥致詞,感謝慈恩寺信眾的熱情招待。國際佛光會宿霧分會督導洪金妍、宿霧英文分會督導Sheila Go共同接待,展現當地佛光人的團結與喜悅。

隨後一行人前往光明大學藝術學院,聽取「Hugpong: United in Harmony」專案報告。報告內容涵蓋學院的發展方向與願景,並強調教育在人間佛教的使命。

楊朝祥指出,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一生奉獻教育,從未求回報,只問「我們怎能不回饋?」教育的核心在於培養良善之人,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與佛法的弘揚者。他強調教育能夠改變生命,而光明大學正是承擔此使命的重要平台。

林聰明則表示,教育目標必須結合科技、國際流動力與永續發展,才能符合今日世界的需求。趙涵㨗則分享,科技與人工智慧能提升藝術創作與人才養成,佛光大學也將持續提供多元課程給國際學生。賴淑玲進一步指出,科技的應用可促進劇場創意與藝術表達,並加強與光明大學的合作。

三好校園實踐學校指導委員會指導委員楊裕昌以「竹子初期成長緩慢,卻能在日後蓬勃向上」比喻光明大學的基礎已經深厚,未來將有更大發展。潘維剛肯定藝術家們不僅能夠展演,也能兼顧文化藝術產業的永續經營,期待光明大學未來能從證書課程逐步發展為正式學位課程,讓其成為名副其實的表演藝術學院。

光明大學藝術學院隨後由Junrey報告發展歷程,緣於星雲大師提供場地與平台,讓「悉達多」青年藝術家團體得以在此成長。迄今已完成兩部音樂劇製作,並開設四項課程:藝術表演課程、創作課程、舞蹈課程、社區關懷衍生課程。

展望未來,光明大學藝術學院提出四大願景:融合人間佛教價值與藝術專業精進、培養製作與策劃經驗、注重身心靈的全人發展、打造國際化的職涯道路。

此次考察不僅加深了中菲兩地佛光教育體系的交流,更為光明大學藝術學院的未來藍圖注入信心與動力。
12345678910第1 / 464頁
追蹤我們